不确定时代如何增强劳动用工的“弹性”活动综述暨2024-2025年度最新法律法规与热点事件解析线下讲座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04

2025年2月28日,由汇业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不确定时代如何增强劳动用工的‘弹性’暨2024-2025年度最新法律法规和热点事件解析”线下讲座活动在上海圆满落幕。活动由汇业合伙人蔡蕴华律师主持并致开幕辞,汇业管委会委员、合伙人周开畅律师,合伙人洪桂彬律师,合伙人吕刚律师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近140名企业法务、人力资源管理者及行业人士参与,现场座无虚席,互动热烈。此外,线上平台也吸引了100余名观众在线观看,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良好互动氛围。

第一场:2024-2025劳动人事合规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主讲人:周开畅律师

8d010ee3dcc6e2d02f9ce73fd9d25bf.jpg

汇业管委会委员、合伙人周开畅律师指出,过去一年,劳动用工领域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多变,尤其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如何增强劳动用工的“弹性”已成为企业的痛点与难点。周律师强调,不确定性不仅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也深刻改变了劳动用工的合规要求。以教育部的“三严禁”政策为切入点,周开畅律师揭示了反歧视监管从“倡导性规范”向“行政强制”的转变。

在新就业形态方面,周开畅律师指出,劳动关系的认定应特别关注“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的自主决定程度”以及“是否需要遵守工作规则和劳动纪律”的判断标准。周开畅律师提醒企业,必须细化与员工的工作契约,规范用工管理行为,避免出现事实劳动关系、假外包变成真关系或真派遣等问题。

在劳动者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否转换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处理上,周开畅律师指出,各地裁审标准存在争议。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沪高法[2009]73号,以下简称73号文)第四条第四款明确规定,若劳动者在第三次续订时提出继续履行,用人单位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换句话说,用人单位有两次缔约选择权。然而,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指导案例和问答形式进一步明确,只有劳动者一方对是否续订劳动合同有选择权,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无权终止劳动关系。为此,上海法院系统也紧跟这个意见,并通过观点摘编形式明确认同最高法的意见。周律师指出,针对第二次续订权利被限制的企业而言,单纯依赖“首次合同签订较长期限”并不是一种稳妥的策略。周开畅律师建议,企业应从“逆向思维”出发,首先考虑如何解除劳动合同,而不是在问题爆发后被动应对。同时,日常管理上,企业应强化通过合同签订、履行、变更或岗位调整等手段来避免“解雇难”。企业还应提前规划管理制度,包括设定解雇标准、薪酬结构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在员工表现不佳时有明确处理流程,避免等到问题严重时才采取应对措施。最后,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用工形式。例如对于核心技术人员,优先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而对于临时性或辅助性岗位,则可考虑采用劳务派遣或非全日制用工等方式。企业在用工时还应评估是否必要签订劳动合同,并确保所有用工形式符合相关法规。总之,通过劳动人事合规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才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在合同履行方面,周开畅律师进一步探讨了假期调整和反向讨薪等问题。周开畅律师分析了反向讨薪的背景和逻辑,指出随着激励方式的多元化,浮动薪酬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这与民法典中权利义务的理念相一致。周律师还建议企业加强对隐性加班的管理,防范过劳猝死等风险,尤其是在假期增多以及工作在线化、碎片化趋势愈加显著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此外,周开畅律师详细讨论了末位淘汰、变相裁员和过激维权等议题,强调企业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应确保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并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对于竞业限制的审查,周律师指出,过去审查是否存在经营重合是关键,但这一标准已经不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强调,审查时需要考虑合理性,确保义务主体明确、经济补偿标准合理、法律后果准确,并确保条款公平有效。这一变化在最新的判例中已逐渐显现,表明商业秘密保护有所放宽,而竞业限制的标准则变得更加严格。因此,企业应适当调整对竞业限制案件的预期,并减少投入的时间和成本,以应对这一变化。

最后,针对延迟退休和社保问题,周开畅律师提出了应对策略。

周开畅律师在总结中指出,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尤其是在劳动领域,企业需积极寻求确定性。总体而言,我国劳动用工领域凸显四个特点:首先,保就业,始终是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当前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下,国家将更加注重保障各类就业形式的稳定,特别是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其次,强基准,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将成为政策的核心。政府将继续加强对社保、工伤保险等基础保障的重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确保合规操作,避免因社保缴纳不当等问题引发劳动争议。第三,弱两级,司法实践中正在逐步弱化传统的劳资对立模式,更多地强调利益平衡。在处理劳动合同解除、裁员等问题时,法律越来越注重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最后,促竞争,推动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方向。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国家政策将继续强调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成果,同时合理限制竞业禁止条款,以避免不合理的市场竞争限制。

总结来说,未来劳动领域的发展将围绕“保就业、强基准、弱两极、促竞争”四个关键方向展开。企业应根据这一框架调整战略和行动,确保企业在复杂的政策环境中能够依法合规,平衡各方利益,并推动劳动市场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场:2024典型劳动争议案件解析

主讲人:洪桂彬律师

b642fb22f765deb83841eb0bdac3a3e.jpg

汇业合伙人洪桂彬律师分享了近年来劳动用工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挑战,特别是对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用工管理。洪桂彬律师结合多个案例,深入分析了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在劳动合同解除、劳动争议解决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的认定上。洪桂彬律师特别强调,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不仅要遵守劳动法的基本要求,还需关注员工的权益保护,尤其是在合同解除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方面。

洪桂彬律师提出,企业在处理不胜任解除问题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标准。洪桂彬律师详细阐述了“定制度、定依据、作反馈、走程序、下结论”的五步法,强调在绩效管理和考核过程中,要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记录,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导致的法律风险。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同时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公平感。此外,洪桂彬律师还分享了对“假外包真用工”问题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在平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定劳动关系,并避免企业在用工过程中的滥用权力。

在针对性强的案例分析中,洪桂彬律师结合《劳动合同法》及最新司法实践,解析了如何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解雇不胜任员工,确保企业用工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洪桂彬律师还强调,企业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不仅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还要做到公正、透明,尤其是在涉及到员工的退休年龄和社保问题时,要特别谨慎,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

洪桂彬律师的分享为与会企业代表提供了深入的法律洞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复杂的劳动用工法律环境,确保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合规与稳定。

第三场:2024员工常见涉刑典型案件解析

主讲人:吕刚律师

47255d4ad427005a2b78d3c18259d4c.jpg汇业合伙人吕刚律师分享了企业职务犯罪及其风险防控的深刻见解。吕刚律师通过解析近年来各大企业在职务犯罪方面的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应对商业贿赂、职务侵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风险行为。吕刚律师指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业务复杂化,职务犯罪的类型也愈加多样化,尤其是在互联网和平台经济兴起的背景下,企业更需要建立严密的合规机制,以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

吕刚律师结合腾讯、抖音等知名企业的反舞弊案例,强调了刑事程序在打击职务犯罪中的重要性。吕刚律师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先刑后民”的策略,通过刑事程序追责并固定证据,再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赔偿,从而实现双重保障。吕刚律师进一步分析了虚开发票罪、职务侵占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并提醒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必须加强对职务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和合规体系的完善。

此外,吕刚律师还讨论了侵犯商业秘密的相关法律规定,指出侵犯商业秘密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吕刚律师强调,企业在保护商业秘密时,应通过完善的保密协议和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不被泄露。

吕刚律师的分享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法律策略和应对职务犯罪的实践经验,帮助他们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实现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

互动答疑:干货满满,反响热烈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者踊跃提问,三位律师结合实际问题,从法律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专业解答。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全面、干货十足,不仅帮助企业厘清了劳动用工管理中的法律边界,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操指引。

6307f82ad883af362311b30e77ee4e9.jpg

本次线下讲座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汇业律师事务所在劳动法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专业优势。未来,汇业将继续秉承“助力企业合规管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持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与智力支持。

返回列表